
汨罗江畔战鼓擂,数字助农正青春。7月13日下午,第二届湖南省职业院校乡村振兴公益直播大赛总决赛在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圆满收官。来自全省16所职业院校的40支高职精英战队、200余名师生以直播镜头为犁、数字流量为壤,在120分钟巅峰对决中竞逐乡村振兴“带货王”。


现场,200余名参赛学子围绕粽子、甜酒、香囊、蒲扇、果蔬等汨罗非遗优品、文旅融合产品及湖南多地农特产展开直播带货实战,累计吸引超70万人次在线观看,点赞互动量突破1000万,现场在120分钟内交易额突破40万元。
本次大赛由湖南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联合主办,汨罗市人民政府、湖南教育电视台、湖南教育报刊集团共同承办,以“青春潮涌汨罗江,直播助农新力量”为主题。大赛自启动以来,吸引了全省146所中高职院校、4728支队伍、2.1万余名学子踊跃参与。经6月22日首轮省赛决赛线上网评、激烈角逐,最终40支队伍脱颖而出晋级总决赛。






在“非遗匠心”直播比赛核心区,现场直播带货比拼的氛围愈发浓厚。长沙南方职业学院的学子们将汨罗粽子制作技艺融入直播间设计,把“千年粽香里的家国情怀融入直播推介话术;以棱角分明的“牛角粽”诠释屈原风骨,用年轻视野解锁汨罗宝藏。“好的直播间设计往往会吸引更多流量,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是‘非遗活化+电商新农’的创新实践。”指导教师曾文君说。
本土非遗产品企业的助阵直播展销区同样吸引了不少网红达人驻足打卡、品尝。汨罗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长乐甜酒,因其采用千年古法发酵,甜香醇厚,成了现场的香饽饽和直播“爆款”。看到年轻人用直播推广非遗产品,让千年工艺焕发新生,省级非遗传承人陈果感慨不已:“年轻人让老手艺‘潮’起来了!直播间1小时销量抵过传统渠道一个月。”





本次活动,文旅融合成为另一大特色。屈子文化园、任弼时纪念馆等景区通过直播间宣传推介,实现“带货+引流”双效联动。“我们不仅卖产品,更传播汨罗‘亲汨一次,甜汨一生’的文化魅力,让文化IP触达年轻群体。”汨罗市文旅局推介官蒋陆在采访中表示。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本次活动首次采用省市主流媒体全程网络实时直播比赛,赛事创新采用“现场表现(30%)+直播运营(30%)+交易数据(40%)”三维评分体系,将职业教育技能实践与乡村产业振兴深度融合,以聚焦实战能力,推动青年学子从“参赛者”转变为“乡村振兴合伙人”,通过职教力量激活乡村动能。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仁祥表示,“要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化为‘新农活’,培育带技术回乡、带乡亲致富的‘新头雁’。”
活动现场,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等16所院校,获授“星推官”荣誉称号;所有40支参赛队均获颁“乡村振兴”荣誉证书。
湖南省职业院校乡村振兴公益直播大赛自2023年创设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已成为我省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标杆赛事和亮丽名片。大赛依托“政府搭台、院校赋能、企业参与”联动机制,已探索出“赛事选拔-基地实训-创业孵化”的人才培育闭环。
作者:郭辉 通讯员:夏冰
责编:刘洋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